广州35条河涌污染“贡献”排名来了
5月16日,广州市治水办第五次公布35条黑臭河涌的污染“贡献”量化排名,涉及这些河涌流经的50多个街、镇。从本次公布的排名看,4月份污染恶化明显的有车陂涌、白海面涌、秀水涌;有所改善的河涌有棠下涌、雅瑶支涌。自3月起,天河区水务局对棠下涌进行截污改造、布设一体化污水设施、查控污染源并关停违法排放单位,河涌由重度黑臭改善为轻度黑臭。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广州纳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环保部黑臭水体整治平台的35条河涌,要在2017年年底前消除黑臭。为了推进广州市河长制考核,避免镇街河长相互推卸责任,倒逼地方削减河涌污染量排放,今年1月市治水办首次公布了广州市35条重点黑臭河涌污染量化排名。
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副站长孙雷表示,4月份的河涌监测评价期间伴随大量降雨,河涌水量明显提高,河涌水质稍有恶化,污染物排放量相应增加。从监测结果来看,广州市35条重点整治河涌的COD污染物排放总量从3月的108.7吨/天上升到4月的149.8吨/天,同比上升约37.8%。氨氮平均浓度由3月的7.46mg/L上升至4月的7.95mg/L,同比上升6.6%。
根据2017年4月份河涌黑臭指标的监测结果,35条河涌中,属重度黑臭的河涌有4条,占比11.4%;属轻度黑臭的河涌有12条,占比34.3%;完全不黑不臭的有19条,占比54.3%。氨氮浓度排名前三名的河涌为大陵河、车陂涌、白海面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