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广州市文广新局向社会公示广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推荐名单,近日,公示结束。该推荐名单共35人,涉及咸水歌、岭南木偶戏、洪拳、螳螂拳等多个项目。广州市11个区中,来自哪个区的非遗传承人最多?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35位入选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来自9个区以及多个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其中荔湾区有5人入选,是各区之中最多的。传统技艺类别是入选的“大户”,35人中有12人都属于这一项目类别。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第六批入选名单中 60后是“绝对主力”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广州市文广新局就启动了第六批非遗传承人的申报。经各区各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小组初评、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形成了推荐名单,共35名。
公示名单显示,该批拟推荐的非遗传承人中,最年长的是由荔湾区推荐的李伟利。他是传统技艺类“岭南盆景”传承人,今年已经80岁高龄,从艺58年,曾跟随岭南盆景大师孔泰初学艺,继承了“蓄枝截干”的艺术手法;而最年轻的是传统体育类“米机王咏春拳”的黄冬薇,由天河区推荐,出生于1989年12月。她自幼师从祖父黄沪芳和父亲黄念怡习艺,熟练掌握米机王咏春拳,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一等奖。黄冬薇现为米机王咏春馆主教练,致力于米机王咏春拳的宣传、推广和教学。
新快报记者统计了最近3批入选公示名单,新一批入选的35位市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分布比例显示,60后是其中的“绝对主力”,有16名入选者是60后,占总数超过45%。此外,有10名入选者是50后,占总数接近30%。第六批入选的70后非遗传承人比例均低于前两批。从平均年龄来看,第四批的入选者平均年龄为50岁,是3批中最低的。第五批平均年龄为57岁,最新一批则为53岁。
本次公示的推荐名单首次对被推荐人的师承关系作了介绍,从中可以看到,前几批入选的传承人带出来的徒弟也开始获得评委的认可。其中番禺区推荐的广绣传承人黄洁明就是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许炽光的徒弟,花都区推荐的广州灰塑传承人邵煜山则是从小跟随父亲邵成村(灰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学艺。
前两批中番禺海珠入选人数排名靠前
第六批名单有除了增城区和从化区以外9个城区的传承人入选,而在第五批入选名单中,则是南沙区和天河区没有传承人入选,该批次入选人数最多的则是番禺区,海珠区仅次于番禺排在第二。第四批名单则有南沙区、白云区及黄埔区没有传承人入选,而海珠区是入选人数最多的区,有7人,番禺区位列第二。
除了各区有推荐传承人参与评选,多个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也在每次评选中推荐传承人,第六批名单中就有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等6个单位的11名传承人入选,占总数接近三成。从人数来看,广州金银首饰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武术协会和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4个单位均有2人入选。从持续性来看,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在最近3批评选中均有传承人入选。
知多D
新一批入选的“冷门”非遗项目有哪些?
本次拟推荐的传承人涉及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如传统音乐类有广州咸水歌、客家山歌、岭南古琴艺术;传统戏剧有粤剧、岭南木偶戏表演艺术;传统体育有米机王咏春拳、洪拳、螳螂拳等。传统技艺中,除广彩、打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手工打金、广州饼印外,还有波罗粽制作技艺、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黄豆酱传统制作技术等。
擅长制作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的王秀甜名列其中,她获番禺区推荐。根据公示资料,她从事水牛奶小食制作已有32年,熟练掌握姜埋奶、牛奶白饼、牛乳、双皮奶等水牛奶传统小食的制作技艺。
花都区推荐的黄豆酱传统制作技术传承人卢玉清从事黄豆酱制作已有28年,她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同时,对技艺进行改良,引入现代食品检测理念,对黄豆酱传统制作技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传统医药类涉及的项目也比较特别,有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蛇串疮(带状疱疹)特色疗法、针灸(岭南火针疗法)等。岭南罗氏妇科诊法拟推荐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