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新调查
养老院调查系列报道
大洋网讯 中午11点半,像过去4年的每个中午一样,72岁的苏婆婆来到位于荔湾区蟠虬街100号的金花长者家园领午餐,3菜1汤是五柳蒸鱼、青瓜肉片、炒青菜和一碗老火汤。“老伴去世后,我就一个人住。儿子在南京工作,他让我搬去一起住,但我不想离开金花街,我在这里住了40多年了。”
像苏婆婆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身体尚可,也不想离开熟悉的社区和人际圈,对于这些生活能够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能让老人实现“养老不离家”,又能为忙于工作的子女解除后顾之忧。
据了解,广州市区各级政府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按照4.5床/千人的标准在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活动站点等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文体康乐、康复保健、心理慰藉、信息支援、紧急援助等养老服务。
96%的老人将享受居家社区养老
据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市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即广州有90%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另外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其中,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占了总养老人数比例的96%,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
广州市老人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先进的养老模式。养老机构主要发挥兜底作用,优先照顾失智失能老人,这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必须到机构中接受照顾。而对于大部分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还是提倡社区养老或居家养老。
有得吃:一个人在家不好做饭 去长者饭堂解决
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西关社区,社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1.5万。对于这些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来说,午餐“就餐难”曾是个大问题。而建设“长者饭堂”,解决老人“就餐难”,是广州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现在金花街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饭堂登记用餐的老人达到200多位,其中每天基本都有约80位老人来用餐。
苏姨在这里吃了4年午餐,因为一个人在家做饭不方便,做太多吃不完,做得少又营养不全。去年这里改名叫“长者饭堂”后,“之前每一顿饭是12元,现在只要9元,菜色味道跟以前一样好!”苏姨称赞。
63岁的黄姨是一位低收入孤寡老人,她是金花街的户籍居民,现在住在芳村的芳和花园公租房,每天中午她都会乘坐公交车来金花街长者之家吃午餐。“因为政府对三无孤寡老人有另外的补贴,我在这里可以免费用餐,我住的公租房也是免费的,乘车也不用钱,每天中午过来吃饭,就当锻炼锻炼身体。收入虽不多,但是够花了。”
据悉,广州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构建起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截至今年3月,广州共建成长者饭堂952个,城乡社区覆盖率达100%,惠及160余万长者,基本形成“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全覆盖服务网络。
能日托:20元日托老人 管饭还能学唱歌做康复
“长者饭堂”大配餐并不是社区居家养老的唯一内容,广州市还按照4.5床/千人的标准在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活动站点等养老服务设施,让社区老人吃得好之外,也能玩得好。
在六榕街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十几位老人正在音乐教师的带领下上音乐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悠扬的音乐仿佛把他们带回了过去的年代。社区里很多上班族每天早上把家里的老人送到六榕街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晚上下班后,子女再把老人接回家。有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还配备有专业的医生和社区护理人员,能够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
在金花街养老服务中心,也有一个日托中心。这个日托中心不大,但按摩椅、阅览室、康复室一应俱全。每天都有八九位长者来这里接受日托服务,服务中心的护理员会为长者读报纸、带长者做简单康复运动。而这样的日托收费1天仅20元,还包括午餐。
这样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不但是老人的日托中心,还是社区老人的活动中心。不少身体较好的老人每天有空就来活动中心读读书看看报、打打牌下下棋。大部分综合服务中心都有社工值班,并定期开设粤剧班、舞蹈班等兴趣班,丰富老人的生活。上班族李先生对这种社区“托老”服务竖起大拇指,“二老身体还可以,生活能自理,没必要送到养老院去,本来养老院床位就紧张,护理费也不便宜。但留他们在家,我们又不放心。现在,每天送到社区的日托中心,就算我出差一两天都很放心。”
会上门:今年设社区护理站为老人上门护理
广州还坚持“请出来”和“送上门”相结合,除了动员社区老人走出家门,享受一站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外,还通过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有困难的老年人,安排专业的护理员、社工、志愿者上门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助餐配餐和医疗护理服务。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服务的基础上,今年广州会在11个区开设50余家社区护理站,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记者在位于梅花园的谷丰园看护家养老服务公司了解到,该中心有护理员30人,根据社区老人的需求上门服务,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
而也有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采取了“居家建床”模式,把养老服务延伸到老人家中,例如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每户最高能获得补助5000元,每个居住区补助金额最高20000元,以此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生活环境。
此外,广州还在推动“互联网+”养老,“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资助对象范围扩大到常住的独居、失能、高龄老人。当老年人出现紧急情况时,按“平安通”智能终端的“SOS”键就可向服务机构发送紧急求助,服务机构将视情况为用户呼叫120、110、119等服务。
从2016年底开始,广州市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打造区、街镇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全市现有164个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88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460个星光老年之家、1144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170个日间托老机构、952个长者饭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超过76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100%
可入住:住在养老院 离家只有“一碗汤的距离”
记者走访发现,广州老城区里出现不少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集养老院、老人日托中心、老人活动中心、长者饭堂于一体,让社区的老年人实现在家门口养老。
王家园上街是荔湾区中山七路旁的一条小街,窄窄的巷子周围是典型的老西关社区。老城街巷中,一处黄绿相间的小楼吸引眼球,上午9点半,这里热闹起来,轻柔的音乐,整洁的大厅,几十名“学生”围坐在桌子周围跟着“教练”,做简单的拍手运动。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学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真以为这里是个幼儿园,其实这里是一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无需离开熟悉的生活圈子,住进舒适的养老机构跟街坊们一起聊天、唱歌、练书法;长者饭堂饭菜营养健康可口,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健康管理……对很多老年人来说,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需要很长的适应期,而在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是最舒适的。
“我住在这里,很安全很舒服,孩子也可以安心上班,有空就来看我。”住在中山七路孝慈轩的霍婆婆今年86岁,这里的生活跟之前并没多大不同。这家养老院共有128张床位,早已住满,现在已有500多人排队等床位,目前入住的120位老人中平均年龄82.6岁,年龄最大的90岁。
在东湖西社区的孝慈轩,有一间双人房收拾得非常温馨。这间房的主人是一对好闺蜜——90岁的方婆婆和82岁的刘婆婆。两人的家就在东湖西孝慈轩附近,2015年相约住到这间双人房。方婆婆说:“我们把这里当成了家,住进来的老人有七成是原来住在附近社区的,有时在家煮了汤拿到这里来喝还是热的。”
据介绍,这里的护工有来自三甲医院资深护士,也有卫校毕业、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平时会有两名专业的常驻医生在养老中心,定时巡房。记者注意到,养老院为每一位住在养老中心的老人都做了一份专门的记录档案,记录了他们每天的健康数据、饮食。
记者在这里看到一封感谢信。“感谢你们对我父亲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心血,对你们的高质量服务,我们家属非常放心也很满意。”感谢信来自谭伯夫妇的三个子女。“谭伯来的时候插胃管,以鼻饲的方法喂食,每2~3周需更换一次胃管,既痛苦、难忍,又耗时、繁琐。”护理部主任李敏回忆,凭着38年三甲医院的临床经验,她决定口腔喂食试一试。通过口腔护理操、锻炼口腔肌肉、吞咽能力评估与锻炼等专业护理,5天后谭伯就能拿起勺子慢慢吃饭。拔掉插了8个月的胃管,恢复进食功能三周后的谭伯,不仅体重增加了10斤,精神状态也大为改观,积极参加歌友会,还成为了骨干成员。
除了住在这里的老人,养老院每天还会服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人近200人次。不少住在附近的老人把这里当作“托老所”,每天来这里看书、打牌、唱歌……
困局:
最大制约是场地难找 业主有“邻避心态”
不用买菜做饭,下楼就能吃到营养均衡、热乎乎的饭菜;不用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社区,能和朝夕相处的老街坊遛弯、读报;不用去医院,老人就可以享受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的日常健康护理服务。这样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固然受到家有年迈老人的家庭欢迎,但据记者了解,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想要落地其实并不容易。
谷丰园看护家养老服务公司租下了位于梅花园牛利岗北街的一处旧工厂的饭堂,经过改造这里成了一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该机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制约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扩张最大的因素就是场地。养老机构对场地的要求比较特殊,养老机构需要一个相对宽敞、方便老人行走的空间,因此很难找到和需求契合的物业。孝慈轩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真正能够嵌入社区的物业非常稀缺,可遇而不可求。
另一个难以突破的因素,则是周边社区居民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近期,万科“智汇坊”的多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项目都在小区业主的反对中迟迟未能落地。
谷丰园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很多小区里的居民自己本身很需要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但如果真的建在小区楼下,他们又觉得别扭,不太情愿。“很多业主都觉得养老跟疾病、去世相关,传统观念上觉得不吉利。”
有业主表示:“如果养老院建在小区里,房子就租不出高价,也不好卖。”海珠区滨江路上一家中介机构的房地产中介表示,听说过学区房、地铁上盖,几时听过养老院房、养老院上盖?他解释,现在买房都看配套,离地铁近或者离幼儿园、小学、商场近的,都很受市场欢迎,但基本没有听说过拿离养老院近当卖点的。
民政部门:
建议为业主提供优先入住等优惠 减少阻力
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广州市民政部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根据相关规定,社会力量兴办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享受与民办养老机构同等的政策待遇。《广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穗民规字〔2017〕7号)规定的护理补贴、新增床位补贴、医养结合补贴、等级评定补贴和机构延伸服务5个补贴项目,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均可享受。符合规定的,还可以申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单位。
而对于确实存在个别居民对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进驻不理解、排斥、阻挠导致原本是民生工程的嵌入式养老机构最后“无疾而终”的情况,市民政部门表示,要积极化解居民阻挠嵌入式养老机构进驻的“邻避效应”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应加强社区居家养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打破居民的心理忌讳。
其次,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项目开发商要加强与相关群众、社区居委会的沟通协调,养老机构可以向附近社区内的老人提供优先入住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优惠措施,让“家门口的养老院”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
第三,在新建小区内,要将养老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必备的设施纳入公建配套方案中,做到前期有规划,避免后期“邻避效应”的产生。
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
今年1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文件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院,广东各地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区要按每百户15至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深,若干年后社区有养老机构或许会像学区房一样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