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全域规划
“1”是对35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包含20平方公里的智慧城核心区和15平方公里的天河智谷片区)开展规划实施评估等研究工作,并启动天河智谷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N”是指N个专项规划,包括全域的轨道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综合管廊、生态保护与优化等四大方面专项规划。
目前,“1+N”全域规划中的天河智谷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于今年8月22日通过市政府审批,其他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工作。
9月20日下午,一场由天河区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天河区“1+N”全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专项)编制工作情况汇报会在天河区政府举行。
这份名为“1+N”的全域规划,针对天河东北部片区(即天河区广园路以北)约95平方公里,开展深入规划工作。规划范围为广园快速路以北的天河行政辖区,北至天河区界,东至黄埔区,西至越秀区与白云区,南至广园快速路,总用地面积约95平方公里,约占天河区总用地面积(137方公里)的70%。范围涉及13个街道,包括元岗、兴华、凤凰、新塘、沙东、长兴、龙洞7个街道的全部地区以及林和、五山、棠下、车陂、黄村、珠吉6个街道的部分地区。
A、公共服务设施有四大差距
本次规划通过梳理近20000宗规划审批案件,建立961处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完成3700份问卷调查分析,四轮征询区有关部门和街道意见,多次现场踏勘核实设施信息,并召开专家评审会对成果进行审查。
经过调查分析,天河区东北部现状共有公共服务设施961处。其中,城市级174处、区域级13处、街道级现状213处、居委级561处。设施规模与建设水平均低于广州市相关标准,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区域级及以上优质设施偏少,整体服务水平不足。如医疗设施总量占全区的24%,人均占比35%,远低于天河区南部;二是街道级与居委级用地与建筑面积达标率不足。其中综合医院、文化站、居民健身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等用地面积不达标比例较高;三是各类型设施供需不平衡。初中、幼儿园学位紧缺,且空间分布不均。综合医院床位数不足,且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普遍不达标。市政公用设施中的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邮政所数量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四是各街道设施覆盖不平衡。
B、2020年建居委级幼儿园107个
会上,天河区表示,天河东北部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工作要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指导,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合理分期,按2020、2025、2035三个阶段做好分期目标和实施计划,规划构建“基础配置型+品质提升型+特色配套型”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在空间上形成“一核三心多点多圈”的公共中心空间格局。
所谓,“一核”为智慧城公共核心,重点布局品质提升型设施,承担服务天河、辐射广州的公共服务职能;“三心”为五山、凤凰和龙洞公共中心,重点布局品质提升型与特色配套型设施;“多点”为10处街道级公共中心(重点完善“两中心一宫一馆一站”),形成15分钟生活圈;“多圈”为若干10分钟邻里生活圈和5分钟街坊生活圈,提升基础公共服务便利性。
记者了解到,规划在打造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教育服务方面,拟重点布局智慧城各学段基础教育设施,补齐初中、幼儿园学位供应不足的缺板。其中,最为亮眼的是至2020年将建居委级幼儿园107个,可提供约26000个学位。
C、新增4处特色配套聚集区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此次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天河东北部片区公共服务设施,按广州市相关标准明确布局与建设要求“补齐短板”。
规划设想,天河区东北部将新增加公共服务设施1202处,实现规划期末人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人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5.5平方米/人)。
规划新增品质提升型设施8处,形成38个社区生活圈,争取到2035年,实现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90%(90%的设施都在15分钟步行距离内);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新增4处特色配套聚集区,分别为智慧城、五山、龙洞和凤凰等4个特色配套聚集区,建筑面积合计超过83000平方米,聚集区将营造产业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提升三生空间服务效能,带动创新人才与高端要素聚集。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穗组字[2018]36号)、《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穗组字[2018]38号),在本次规划中落实党群服务中心9处、党群服务站6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