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车辆调度清运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记者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广州共享单车企业服务质量考核是按季度滚动推进的,并且每一季度的考核指标都将根据近期的突出问题和管理重点进行优化调整。本季度的考核指标重点加强了车辆减量、数据接入监管平台等方面指标的权重,评价单位为市交通、城管、交警部门,以及属地区、街两级政府管理部门,共涉及8个行政区。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2018年四次考核评价得分和各管理部门的现场监管反馈情况看,两家企业在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完善运维管理体系等方面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压减车辆存量方面,能够按照既定计划推进落实。但在停放秩序管理、车辆调度清运、故障残旧车辆回收等三个影响交通和城市市容且市民投诉反映集中的方面,改进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督促企业针对本次考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同时,进一步完善细化考核结果的后续应用,强化考核的管理导向作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另外,根据之前广州公布的共享单车总量评估情况,广州中心城区适宜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规模约为40万—50万辆,全市的适宜规模为60万—80万辆。当前,全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从最高峰的超过100万辆,压减到不到60万辆。2019年2月前,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车辆总规模还将进一步控制在40万辆以内。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局将按照考核得分分配企业的车辆投放配额,得分高、管理好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配额。
市民
“基本上10辆里面有5辆是坏的”
共享单车的减量工作,得到了企业的支持。那对于市民来说,实际体验有何变化呢?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越秀、荔湾、海珠等多个区及大学城等地,发现共享单车堆积占道的情景已经十分鲜见。不过,也有不少市民反映,数量管控之后,运营质量却没有明显提升,单车的故障率很高。
“2018年,我明显感觉共享单车少了。”市民曾先生说。曾先生从事家庭网络入户安装工作,负责东山口、杨箕一带区域。由于工作往往需要走街串巷,共享单车就成了曾先生工作的“有利助手”,一天下来,他最多要用10余次共享单车。
对于共享单车的整治和管理,曾先生有较为切身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去年开始,路面上共享单车的数量比以往明显少了,可供选择的单车品牌也从过去的“百家争鸣”变成了ofo、摩拜两家。“单车变少以后,道路明显通畅、整洁许多,很少见到共享单车堆放的情况了。”他说。
不过,共享单车数量的减少也给他的工作造成了一些影响。曾先生称,以前从客户家出来,基本上在楼下立马就能找到车,现在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有时甚至要找很久才能找到一辆车。“最近一次在杨箕,我找了10多分钟都没找到一辆车,最后直接步行走到地铁站了。”他说。
“其实现在数量供应方面也还好,如果再多可能就会占道,影响交通,但是现在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的故障率太高了,基本上10辆里面有5辆都是坏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曾先生说。
而在荔湾区长寿路、上下九路一带,记者看到路边停放的共享单车数量相较以往也出现明显下降,住在附近的雷女士称,能够明显感觉到车子少了,占道情况也不常见,逛街的心情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