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广州将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都市现代农业”五大产业为主导,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结合五大产业方向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四个现代产业体系核心要素,提出九大重点行动共40条具体任务。
《行动计划》提出,广州将按照“三步走”安排,实施2019-2022年行动计划,远景展望2035年未来蓝图。具体而言:到2020年,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建成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合作的产业核心支撑区;到2022年,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确立,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枢纽区;到203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成为支撑国际一流湾区的核心引擎先行区。
《行动计划》同时提出,广州将形成“一核、一廊、三翼、多极驱动”产业布局(具体详见表格),推动构建结构科学、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格局。
携手周边城市共建特别合作示范区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广州将携手周边城市共建特别合作示范区。
具体而言,广州将加强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完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强化与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合作,推动两市产业共赢发展。
落实新一轮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片区以及荔湾南片选址共建广佛合作试验区,加快五眼桥—滘口、大岗—五沙、白云—里水、花都—三水等片区建设,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更高质量的广清一体化,加快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生态合作试验区。与深圳、东莞等市共建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与佛山、珠海、中山等市共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一核、一廊、三翼、多极驱动”产业布局
“一核” 建设具有国际辐射带动力的中心城区现代产业集聚核。范围主要包括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所在的中心城区和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及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重点发展以高附加值产业链为主导,具有国际辐射带动力的总部经济、现代金融、产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旅游、教育、健康、体育等现代服务业,高水平打造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会展总部集聚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白云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等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一廊” 加快“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段建设,东西贯穿增城区至荔湾区,连接佛山、东莞、深圳、香港、澳门,集中打造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天河智慧城等创新平台。“三翼” 东翼产业集聚带。围绕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以天河区东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至增城区的产业组团为载体,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南翼产业集聚带。围绕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以珠江航道黄埔港至龙穴岛段沿江区域的番禺、南沙产业组团为载体,建设国际物流商贸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区、滨江滨海生态旅游区和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北翼产业集聚带。围绕空港经济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以白云区北部、花都区和从化区西南部等流溪河岸线的产业组团为载体,重点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区、铁路经济集聚区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区。
多极驱动
深入实施区域合作战略,以广州市产业区块(园区)载体为主阵地,共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佛合作试验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一批重大合作载体,发展一批特色合作平台,形成点(载体)、线(走廊)、面(枢纽)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