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出台《广州市珠江北岸(沙面岛至海珠广场片区)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简称《规划》),明确了该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主要举措、空间布局及载体建设。《规划》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为出发点,注重价值链提升,在保护传承珠江北岸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的同时,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导入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提升珠江北岸地区发展品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划》共分为规划范围、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发展思路、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指引、重点工作、保障措施七部分。规划范围为西起荔湾区沙面岛,东至越秀区天字码头,南临珠江,涉及越秀区人民街、荔湾区沙面街和岭南街,共3个行政街道,占地面积共2.78平方公里。
特色亮点:重点打造4个产业组团
规划着眼于该片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公共资源配套完善、商贸业成熟的发展基础,提出创新突破、政府引导、文化传承、统筹推进、绿色发展等思路,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活化历史建筑、高效使用公有物业、设立综合服务平台等工作,重点打造现代商贸、金融、旅游休闲、健康医疗等4个产业组团,打破行政区域分割,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辐射延伸和连片集聚发展。
一是打造现代商贸业组团。串联海珠广场、一德路、南方大厦等沿江优质资源,着力引进高端、时尚商业品牌,鼓励推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东接北京路(步行街)、西连沙面岛,极具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特色的沿江高端商贸业发展走廊。
二是打造金融业组团。依托海珠广场、广州民间金融街,积极引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以及法律、会计、信息等配套专业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商业保理、拍卖等类金融产业,打造文化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集聚平台。
三是打造旅游休闲产业组团。充分发挥越秀、荔湾红色文化、岭南文化丰富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沙面-西堤片区,结合新媒体传播手段打造“网红打卡地”,形成集文商旅融合化发展的文创产业集聚区。串联珠江北岸的沿江路、沙面岛、十三行、长堤大马路等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加快沿江景观建设和文化建筑的优化改造,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休闲配套设施。
四是打造健康医疗产业组团。发挥医疗资源集中优势,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加强与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合作,打造健康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形成以健康医疗项目孵化、中医药文化推广为主,集高端医疗、康体保健为一体的产业创新集聚区。
《规划》以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城市更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力争到2025年,珠江北岸地区金融、健康医疗、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占比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旅游品牌更具影响力,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现代商贸中心、文化金融商务区、珠江景观魅力展示带,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
产业发展指引丰富多彩
具体的产业发展指引如下:
(一)现代商贸业组团。
一德路商圈。聚焦万菱广场、一德路海味干果市场集群、嘉乐斯玩具精品城等专业市场,通过规范整治、改造升级、举办高端活动、引入新业态等,推动一德路商圈加速向国际化、展贸化、信息化转型升级。一是发展专业市场外贸新业态。争取整合海关等行政服务和跨境电商、外贸代理、金融结算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探索在外贸型专业市场设立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以服务促进业态优化。二是优化商圈发展环境。加大专业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力度,形成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商圈成立行业协会,提升行业自律水平,整体提升商圈的品牌形象和发展层次。三是加速专业市场的规范整治和转型升级,支持商圈举办高水平采购节、广交会高端商务对接活动,加快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完善专业市场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
海珠广场及地下空间。一是依托海印缤缤广场、万艺广场和广州宾馆等地块,进一步优化提升经营环境,引入高端品牌,创新商业业态及体验消费新模式,强化艺术、时尚、娱乐、美食、健身的理念,打造成为集购、娱、赏、食、游为一体的综合消费商业圈。二是加强地下空间连通利用,打造特色地块。依托海珠广场地下空间,分类打造以精品消费体验为主的星寰二区和以潮流、时尚、创意等新消费体验为主的星寰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