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造一个“阿里巴巴”?
被定位为“国际商贸中心”,千年不衰的千年商都,是广州最引以为傲的历史记忆。
无论是繁荣的广州港,还是名振海内外的“广州十三行”,均是广州商贸鲜活的代名词。美国史学家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曾形象描绘18~19世纪的广州,“那时,美国塞勒姆市的男孩子们,对广州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纽约。”
广州商贸最核心的逻辑在于加工贸易。往来的商船带来了大量贸易机会,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广州聚集并中转,哺育出大量门类各异、集群发展的专业批发市场。
在官方语境中,专业市场代表了广州商贸的“传统强项”——占全国数量1/7,广州1260个专业市场构成了一个市场规模达1万亿人民币的超大贸易载体。
历史是基础,但也可能是包袱。
前几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中国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崛起,截留了广州的市场资源、削弱了广州的辐射能力。
受限于专业批发市场的传统模式,2014年广州拉开一场对全市专业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行动,但一度效果平平。
在愈加紧迫的发展压力下,广州今年2月发布的《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实施方案(2020-2022年)》,进一步梳理专业市场转型的两点思路,
一方面,使其向研发、设计、展示、出口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另一方面,就是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
会展业正是一种典型的平台经济。在商都向“新千年”迈进的过程中,今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让广交会成了转变的关键节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指出,如果线上广交会长期化,那么,重大的调整将在会展业、酒店业、餐饮业、航空业等等许多服务业展开,“这种改革的影响力将是十分深远的”。
直接的变化率先被今年云参展的2.5万参展商所感知。
在广交会召开前,一场巨头之间的博弈成为预热“大戏”。有媒体报道,阿里与腾讯曾对广交会线上运营项目展开竞争。
作为胜者的腾讯,拿出的成果显得有些“仓促”——直到今天,会程即将过半,仍有不少参展商在社交平台上对线上平台运营模式、撮合机制提出疑问和抱怨。
技术问题绝不是最大难关。城叔询问多位参展商,大家普遍的感受是,与官方宣传的数十万采购商相比,前来询盘的意向信息显得有些惨淡。但对于广交会,这却似乎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在国内,会展业存在两个并行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会展业绿色的特质和1:9经济效益被越来越多城市注意到,一波又一波场馆建设潮循次出现。2014年,就有北京、广州、石家庄、哈尔滨等市集中拿出新的场馆建设计划。
有业内人士总结,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边贸会展产业带、京津—华北产业带、长江三角洲—华东产业带、珠江三角洲—华南产业带和西部产业带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但另一方面,一些会龄长达数十年的老牌会展,却不得不面临传统交易功能慢慢淡化的现实问题。对此,知名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解释了一种可能的原因:
传统行业招商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时代信息透明,需要更系统地满足投资人和客户对资讯的需求。传统展会聚集交易、标定行业方向的功能被互联网所稀释,形式意义愈发大于实际交易价值。
广交会正面临类似的困境。
1957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正式创办,开办第一年成交额就高达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该比例一路上升至1972年的50%以上,广州也理所应当成为国内外外贸商人的必争之地。
但近年来,广交会却显示出一些衰退的迹象。在2011年成交额达到747.6亿美元峰值后,便逐步下滑至2015年的550.66亿美元。即便经小幅回升,去年的590.18亿美元也难以重现胜景。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