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同时也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老城,面临着大城市常见的“老问题”。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市城市更新和人居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这其中,城中村改造,就是广州城市更新中重要的一环。
近日,广州市召开“城中村”改造工作现场会,亮出了广州市旧村改造的成绩单。记者获悉,广州市把加快推进包括城中村改造在内的城市更新工作,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全力“促审批、促征拆、促开工、促投资”。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已批旧村项目57个、24.9平方公里。今年1-6月,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同比增长28%。探索城中村有机更新,下好城市更新一盘大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多个城中村发现,旧村改造已在广州遍地开花,全市最大的城中村大源村,创新土地收储模式,还将引入地铁26号线,打破山围村的困局;黄埔区火村,通过“快批、快拆、快建”,创下了拆迁数量历年之最;而在天河区的猎德村,10年前的旧村改造,让猎德人完成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大源村的破局:引入地铁26号线,广佛环城际设站
记者在白云区大源村看到,16单元的启动区地块已经基本完成清拆平整,大片“熟地”静候建设施工。白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源村提出“更新改造单元”的创新模式,全村划分成20个更新单元,分为政府收储、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现状保留四类项目,滚动实施。首期选取16单元容发物流政府收储及周边旧村品质提升改造项目作为启动区。
记者走访发现,大源村位于白云山、凤凰山、帽峰山包围之中,交通不便一直困扰着这里的17万居民。在未来规划改造方案中,这个痛点将被重点击破。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源村计划引入广佛环城际和地铁26号线,为居民“解围”。地铁26号线就是此前披露的广州大道线,将成为3号线的“姐妹线”,线路途经白云、天河、海珠、番禺等区,为广州增加一条南北大动脉。在现场,白云区方面表示,大源村将增加市政道路,按照控规要求新建市政道路1886米,打通消防通道889米。
同时,大源村规划以广佛环城际大源站TOD为核心,引入上下游资源服务体系,从低端低效的传统淘宝电商、仓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为以商业商务、科技研发产业为主的区域商业中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总部基地。
未来除了出行便利、工作机会增加,大源村还要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白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源村还将利用自身“地利”优势,打造一个山体公园,增设五个口袋公园,共规划11.09公顷公共绿地。此外,对保留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提升,面积约18.94万平方米。
火村的速度:新增动迁签约10058栋 总体签约率达96%
如果说大源村将因轨道交通迎来破局,那么黄埔火村改造的关键词就是“快”。
火村三旧改造项目现场,施工改造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几座新楼已经拔地而起。据了解,自2017年10月启动项目规划调整以来,截至目前,火村总体签约率已达96%,拆除栋数率达88.4%。黄埔区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该区拆迁数量创下历年之最,旧村改造项目新增动迁签约10058栋,占历年来总量的44%,新增动迁拆除面积279万平方米,占历年总数的67%。一串串亮眼数字展现出了“火村速度”。
火村速度的“快”,正是黄埔区三旧改造的核心词。“快批、快拆、快建!”黄埔区相关工作人员说,“现行审批流程有60项,我们压缩为3项,审批时间从1年半压缩到3个月,极大提升效率。”据介绍,在村萝峰村旧改项目,开发商在2个月内建成样板房,开放给村民参观。村民对于旧改有了信心,仅仅3个月,就有3400多户村民完成了签约。早日签约意味着早日回迁,而对于开发商来说,也大大降低了长期拉锯所产生的各种成本。据统计,今年1-6月,黄埔城市更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同比增长63%,城市更新累计完成固投806亿元。
改造不仅要快,通过三旧改造给地方增加“造血”功能,让旧村产业升级,焕发经济活力,才是改造的长久之计。记者在现场效果图上看到,火村改造后,将增加3栋高端写字楼。黄埔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配建了6万平方米的产业用房,建成后由政府以成本价回购,引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旧村改造产城融合新典范。
火村历史悠久,改造范围内的花厅坊,自明初至今已近600余年,拥有西泉古井、南园钟公祠及凌溪钟公祠多处历史文化建筑。黄埔区方面表示,要结合保护、修缮及整治改造等手段,将花厅坊传统村落保护区打造为整个项目文化、商业及服务的核心,保留火村历史底蕴和记忆。
猎德村的蜕变:从村民到市民 村集体收入增长5倍
端午节时,猎德涌又响起了龙舟的号子,“今年没有举办龙舟赛,但是猎德涌清澈见底,我们年轻人和小孩都忍不住下水划划船。”村民小李哥跃跃欲试地告诉记者。
就在猎德涌旁仅百米,是猎德村37复建房,这里是作为广州旧村改造的典型项目,2010年,猎德村完成68.6万平方米的改造,村集体年收入从改造前1亿元,提高到5亿元,村民年终收入,从改造前的人均每年25000元,提高到90000元。现代化的肉菜市场、九年一贯制学校……曾经的握手楼和贴面楼,化身成为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和写字楼,“脏乱”的城中村已经完美融入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成为广州城中村改造的“猎德样板”。
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炽煐介绍,改造后,猎德村集体还成立了一个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复建房,解决了超过30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让这些劳动力完成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岭南古村,并没有丢失自己的精神文化,5座村祠堂、猎德地理文化步径、重新修缮的龙母庙,以及沿猎德涌而建的几十栋传统建筑,保留了猎德的古村风貌,让这座近千年的古村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
村民得到实惠,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历史人文环境得到保护,猎德村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据统计,猎德村改造区域新增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绿地率由原来的不到5%提高到30%,猎德涌得到升级整治,由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每天晚饭后,猎德村民老李都会出门转转,吹着珠江上的微风,看看珠江新城亮丽的夜景,享受着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设计大师为城中村“量体裁衣” 让城中村给“新广州人”归属感
在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现场会上,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将进一步推动城中村改造治理,完善政策,细化准则。抓紧印发《深化城市更新工作的意见》和各项指引的同时,在前瞻规划上,实现更大的突破,编制印发城市更新3、5、10年的改造规划,科学统筹城中村改造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城中村土地利用效率,城中村改造还将强化产业控制,城中村改造将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加强产业导入,降低企业成本,释放更多科创空间,引入科技创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融资地块的产业建设量与住宅建设量的比例进行分区管控。
作为城市人口的承载体,今后的城中村改造中还将改善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做到高质量的教育、交通、体育、医疗、文化、休闲等设施全覆盖的同时,兼顾新市民和低收入群体“一间房、一张床”的居住需求,为城市低成本运行留出空间,让外来人口到了广州也有安全感、归属感。
此外,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改造后的面貌要坚持高标准设计。下一步,广州市将要采取“大师领衔、专家咨询、公众参与”,鼓励邀请院士、大师团队以及国内外名家大师参与策划咨询、方案设计,为城中村改造打造建筑精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贾政 李天研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贾政 李天研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