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深圳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0-07-21 15:38:18    文字:【】【】【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07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7月的深圳,骄阳似火,位于南山区朗山路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一片繁忙的景象。陈小姐一早就带着年近七旬的父亲,等候在来自北京的心内科专家赵汉军医生诊室门口。“父亲患有冠心病多年,深圳有从北京来的大咖医生,我们这次选择在家门口做手术,不再跑广州。”

在特区建立初期,高水平医院和高端人才匮乏,看大病去北京或广州,是很多深圳人的习惯。如今,医疗术平的提升让深圳人生病不再“往外跑”,相反,更多外地人选择来深就医。随着特区一同成长的,还有不断提升的深圳健康水平。2019年,深圳常住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45岁,接近英国的水平;深圳市常住孕产妇的死亡率仅为4.07/10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全国知名的深圳医改。为了补上资源不足的短板,深圳通过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强化“三医联动”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社会力量办医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轨道。

通过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领域的改革创新,深圳走出一条特区蝶变之路,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平衡、协调发展,让市民“病有良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同时,深圳也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深圳智慧”,其中,深圳“基层医疗集团”模式被国家列为“医改典型”,向全国推广。最近,继这一模式登上了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后,7月11日,深圳基层医改又捧回医疗卫生界的“奥斯卡”——第三届“奇璞奖”特殊贡献奖。

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实现新提升

家住龙岗坂田的70岁张大爷,在社康免费参加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做了便潜血、幽门螺旋杆菌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并配合社康医生做了问卷评估患癌风险。检查发现了异常指标,张大爷到定点医院进一步做了临床筛查,发现是大肠癌早期。张大爷感慨,好在有政府推出的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让他能早发现早治疗癌症,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特区建立40年,在深圳生活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特区的巨变,医疗卫生事关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人民群众对卫生与健康服务的需求已转变为不仅能“治病”,更能“治未病”,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为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和保健,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圳的医改也伴随着人民的需求,而不断创新改革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推动深化医改取得新突破,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市民健康水平实现新提升。市卫健委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效率,推动政府角色由直接供给者向以健康为导向的服务购买者转变。通过改革支付方式、完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措施,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式、激发供给主体活力。

针对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深圳市、区两级政府落实投入责任,2010-2019年,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推动115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其中80个在原特区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翻一番,医疗卫生机构数由1963家增加至4342家,床位数由2.1万张增加至5.1万张,千人口床位数由2.1张提高到3.9张,千人口医生数从2.15名提高到3.09名。同时,深圳改革按在编人员数量核定基本运行经费的做法,建立“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方式。

在基本医疗保障领域,深圳创立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目前深圳率先建立了多层次全民一体化医保制度,参保人数突破了1500万。深圳创新建立基层医疗集团“总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自付”医保基金管理改革,倒逼医院提升服务水平,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上,深圳推进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集团化采购改革,压缩药品耗材费用空间15亿元左右,为患者减轻负担8亿元左右,给医院增加收入7亿元左右;利用药品耗材采购费用降低腾出的空间,分三步全面完成2568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工作,取消挂号费、降低药费和大型设备检查费,提高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家等候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东周社区社康服务中心的社康医生李展宗上门访视,已经成为蔡伯夫妻俩的就医习惯。日前,今年77岁的蔡伯在家中突感心脏不适,他立刻给东周社康中心护士打电话问诊,医护人员诊断后,为蔡伯开通绿色就医通道,转诊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我的心脏安装了起搏器,因拔牙导致心衰,好在社康的李医生及时帮我联系入院治疗,让我捡回一条命。”蔡伯说,他们夫妻俩都是老病号,家庭病床服务解决了看病、住院、拿药等问题,随时可以咨询签约的社康医生,他们感到很安心。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居民疾病预防意识不强等问题,深圳创新性地规划建设以“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市属医院与区属医院分工协作。去年,市卫健委下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规划,2019年至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形成“顶天立地”医疗卫生的新格局。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打”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区属公立医院建基层医疗集团,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深圳实现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够在区属医院“就地解决”,对于大病患者来说,优质医疗资源也至关重要。在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上,引进了245个高水平医学团队来深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市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肿瘤、心血管等方面的诊治水平加快提升,全市市域住院率达到98.1%,2019年9万多名市外患者来深住院,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来自市外占比达40%。近年来,深圳本土医疗实力大增,多个医院和专科进入国家和省队“方阵”,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另外,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推进健康深圳建设中,深圳出台《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推动建设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加快实现“病有良医”。启动实施11项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7个方面承担了国家试验区或示范区的建设任务等。

放管结合构建综合监管新格局

为加快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深圳构建综合监管新格局,创新准入机制,推动医疗服务供给增加,做到“放”和“管”两手抓。一方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动员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供给,充分发挥医疗服务市场的供给潜力;另一方面创新监管体制,实施放管结合,在保证医疗服务供给增加的同时兼顾质量和效益。

深圳逐步健全政府、行业、社会、机构多元监管体系,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转移下放医疗卫生行政职能事项30余项,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此外,通过突出加强行业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制定等全行业监管职能,大力培育和发展卫生健康相关社会组织,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严格执行《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务、院务公开制度,扩大市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方式,有力推动了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于中医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等,深圳创新采用标准化、信息化、常态化监管模式。我市率先制定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名医诊疗中心、医生集团等设置标准,率先制定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医养融合服务规范等“深圳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卫生监督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卫生监督执法信息互联共享和现场执法记录的实时传输。

立法、制度、执法为深圳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深圳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以法巩固和拓展医改制度成果、以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卫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率先全国推行卫生监督“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模式;加强非法行医、违法医疗广告等重点领域典型案件查处,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树立卫生监督执法权威。

十八大以来深圳医疗卫生事业新作为

基层医改把老百姓健康管起来

以健康为中心,让居民少生病。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代表的基层医改,日前被国家列为“医改典型”,向全国推广,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推荐。最近,这一模式又登上了国际顶尖的医学杂志《柳叶刀》。

2015年,深圳市以罗湖区为试点,在全国率先进行“基层医疗集团”改革探索,有效提升了基层社康中心的医疗水平,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罗湖模式”创造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独特经验,入选国家医改典型。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逐步强大起来的深圳基层医疗卫生,显示出巨大的“哨点”和“网底”作用。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李天昊,为深圳拉响广东战疫第一声警报,为战疫赢得先机。在疫情中,深圳社区医护人员与公安民警、社区工作站人员组成了遍布全市的“三位一体”防控小组,大规模筛查、隔离、管理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为抗疫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公立医院改革“深圳模式”初步形成

近日,“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选结果出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运营和高绩效结果”,在100余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被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社会类金奖)”,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

2012年,肩负着深港合作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使命,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投入运营。港大深圳医院推行“先全科、后专科”,设置家庭医学全科门诊,医院以“绿色医疗”为理念,在绿色医院建设、控制药品和耗材使用等方面积极实践。八年来,港大深圳医院公平公开、透明的改革,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成为公立医院改革标杆和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的先行者,为深圳乃至全省、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中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圳模式”。深圳在新建医院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财政补助机制,实行“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促进医院服务提质增效;推行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全员去编制化,实行岗位管理,以岗定薪;试行打包收费,促进医院自觉控制医疗服务成本。

“三名工程”助力深圳“弯道超车”

深圳人看疑难重症再也不用跑到北上广,在家门口就能看好专家,甚至还有不少患者专程从多个省市来深圳就医。近年来,深圳通过创新性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与一流医学院校合作共建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补齐了高水平肿瘤医院、高水平心血管医院的最大短板,助力深圳医疗卫生实现“弯道超车”。同时,深圳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了245个高水平学科团队,5家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创建单位,全市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达到80个,12个学科跻身全国前50名。通过名院合作和团队引进,一大批前沿医疗技术纷纷落地。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例,收治病人中复杂疑难及危重的CD型病例率达98.2%,不仅解决了以往本市肿瘤病人需赴北上广就医的问题,还吸引了周边、国内31个省份及部分东南亚病人慕名而来,收治病人中21.17%为跨省医保病人,15.64%为省内市外医保病人,区域辐射能力逐步显现。此外,2019年7月10日,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成功实施。

以法制引领医疗卫生行业开放发展

6月28日,《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份草案旨在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并针对防控工作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条例(草案)》扩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范围,扩大专业监测网络,并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公共卫生热线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信息。同一天,《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草案)》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深圳市民的健康权利将有立法保障,此次立法的一大创新就是推动健康卫生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深圳坚持以法制和标准引领医疗卫生行业开放发展,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先后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心理卫生条例、控烟条例、无偿献血条例、医疗条例、医疗急救条例6部特区法规,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医师“业必归会”、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推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构建社会医疗急救体系;率先制定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医养融合服务规范等“深圳标准”;我市牵头编制13项中医药标准中,7项获得ISO标准立项,3项成为国家标准;率先全国推行卫生监督“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模式。

深圳医疗卫生发展大事记

2012年7月1日

深圳市取消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的所有药品加成费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城市。

2013年10月29日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4年12月5日

深圳市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政策措施的通知》(深府〔2014〕99号),在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吸引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来深办医、建设诊疗中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2015年5月28日

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今后3年公立医院改革的4大类23项重点改革指标。

2015年8月20日

“罗湖医院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以让辖区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为目标,罗湖医院集团整合辖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模式从“以医院为中心”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016年8月25日

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该条例是我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2017年8月30日

深圳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

2018年2月9日

深圳市发布《家庭医生服务规范》,于3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首部地方性的家庭医生服务技术标准。

2019年1月30日

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挂牌成立。

2019年6月24日

《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出台,提出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顶天立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新格局。

2020年5月25日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印发,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球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卫生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公共卫生创新平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准。

浏览 (490)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carmen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