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称,广州水质跟2017年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议加快《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2017前,广州市人大代表林永亮等4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被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列为001号议案。
三年过去,9月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林永亮等代表走进沙河涌、车陂涌、乌涌、东朗断面等地实地视察。“水清岸绿,变化超乎我的想象!”林永亮说。
视察中,代表们针对断面水质尚未全面达标、黑臭河涌治理成效仍不稳定等问题纷纷提出建议,希望广州能加快推进《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继续加强治水力度,保持“后劲”,打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成效
“水很清……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广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龚海杰介绍,近年来,广州按照“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的方针,探索建立了一套超大城市水环境治理的“12345”思路,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了城市水生态功能的系统性修复,治水工作卓有成效。
林永亮代表就住在白云区沙河涌附近。“水清岸绿,河涌里还能看到虾和水草。跟2017年的水质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认为,沙河涌的改变,离不开广州市人大和各级政府推出的系列有力举措,才让市民们得以共治共享这汪碧水。
“水很清,河涌两边还建了碧道,很漂亮。这份成绩来之不易。”视察中,广州市人大代表罗瑞声看到了跟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车陂涌、乌涌。
广州市人大代表陈晶告诉记者,在荔湾区东朗断面,她也看到了跟几年前完全不同的景象。“东朗断面的水质2018年还是劣Ⅴ类,今年7月已经达到了Ⅳ类的标准。”
数据显示,2020年1-7月,全市13个国省考断面有12个达标;流溪河流域89条一级支流劣Ⅴ类数量由46条减少为目前的18条,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削减84%;2020年以来,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17526个,累计拆除河涌违法建设266.85万平方米;2020年7月,广州市一次性通过省黑臭水体治理检查验收;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66万吨/日,位居全国第二……
建议
加快推进《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
视察中,代表们发现,当前,广州水环境仍存在断面水质尚未全面达标、黑臭河涌治理成效仍不稳定等问题。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航浩表示,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广州在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仍有差距。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不能有任何松懈,尤其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过关”思想。
如何保持治水力度和效果的可持续,防止“反弹”?代表陈晶建议,希望广州加快推进《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供排水规章制度。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伟强认为,应当以河长制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工业企业“散乱污”整治,加强农业农村污染管理,坚决拆除涉河违建,抓好碧道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断面全面稳定达标。
唐浩航表示,针对水环境质量整体比较脆弱,排水整体质量不高,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有待健全,源头综合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治水就像愚公移山,这个时候松口气,很可能前功尽弃。”
为此,他建议,一要聚焦目标任务,尤其当前广州仍未达标的劣Ⅴ类河涌,要重点督办督导;二要聚焦补齐设施短板,提高排水系统整体质量,如从战略谋划的高度将排水系统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考虑规划“双备份”的排水系统;三要聚焦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排水系统运营能力;四是聚焦村级工业园,规划好、谋划好,形成长效治理做法;五是聚焦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不仅要引导一批龙头农业企业进行规范化建设,也要整治一批“小散乱”养殖场;六是强化保障设施,夯实治理能力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