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将于10月15日至21日举行,为期一周。10月13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2020年全国“双创周”北京分会场发布会。
据了解,本届全国双创周将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步展开。活动期间,将举办云启动仪式,设置“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云上活动周”(以下简称“云上活动周”)线上平台,部署五大主题展区云展览,设立各省市分会场,集中展示举办的各类特色活动。
据介绍,双创周活动已连续开办五届。在活动影响带动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实现翻番。期间,北京逐步从分散式封闭创新向开源式系统创新转变,通过主体、区域和产业联动,加快构建了创新共同体。
首次采用全线上展览展示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北京分会场形式更加新颖,兼具时空延展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首次采用全线上展览展示。
双创周期间,北京分会场将聚焦“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题,以北京分会场网络平台为主体,围绕创新引领、复工复产、精准助力“战疫”、稳定就业、需求对接等内容,举办启动仪式、展览展示、专题活动等系列重点活动。其中,北京分会场网络平台将链接纳入国家“云上活动周”地方分会场,承载云上展厅、双创活动直播、双创档案馆等功能。
此次活动展览展示将被分为4大板块,包括新基建新应用赋能,科创中心创新引领,双创带动就业升级,精准助力“战疫”。通过3D效果,虚拟展位、录播视频、文介绍等方式,对100余家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集中展示。
市发改委高技术处处长赵英俊说,此次活动通过打造云上展厅,探索云端推介,通过线上直播、录播、图文展示等多种形式广泛推广活动,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活动期间,还将开设“双创数字档案馆”专栏,系统收录本市历年双创周影像图库、参展项目、工作总结等,承载“双创”记忆、延伸“双创”服务;同时,按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将持续在网络平台更新双创相关后续活动,致力打造广泛参与、永不落幕的双创周。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
截至目前,双创周活动已连续开办五届。赵英俊指出,在双创周活动的影响带动下,北京创新创业动力持续增强、创新创业发展深刻转变、创新创业环境日益改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彰显经济发展韧性与活力、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过去六年来,北京实现新技术突破的“冲力”持续增强、新主体壮大的“张力”持续增强、新平台支撑的“弹力”持续增强、新经济发展的“活力”持续增强,新服务升级的“磁力”持续增强。
据统计,2019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2件,较2015年水平增长130%,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医药健康等多个“硬科技”领域涌现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如,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全国首款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中国芯”,百济神州抗肿瘤新药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背后是双创队伍的强势扩张,多项数据实现翻番。例如,2015年-2019年间,北京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从110家增长至2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1.2万家增长至2.5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40家增长至2019年的93家,企业数量和整体估值均实现翻番。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北京汇聚了约20万家创业服务企业、近2万天使投资人、670多家创投机构。
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构建
当前,北京创新创业逐步走出区域局限,实现多点联动,呈现从分隔式创新向央地协同、区域协同创新转变。央地协同共同推进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一批“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支持航天科工、大唐、中航工业等央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一批央企重大项目率先在京产业化。
据统计,截至目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构建,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五年累计780.2亿元,年均增速达28.6%。
“京津冀一体化即将进入2.0时代,当前京津冀地区产业条件悬殊较大,天津、河北尚不具备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落地的条件,大批北京企业仅能将研发成果推向东南沿海地区落地。”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叶堂林指出,城市还需培养适宜产业发展的完整配套。通过打造产业链的方式,在京津冀协调布局相应的产业链环节。北京培育“白菜心”的同时,提高三地产业协作水平,降低成本也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
京津冀之外,北京主动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创业国际化基因进一步赋能,逐步向全球型创新创业升级。截至目前,在京全球500强企业总部56家,连续五年居世界各大城市首位,外资研发机构超过560家,英特尔开放创新实验室、加州北京创新中心、中关村-法国巴黎大区产业创新中心、中意创新中心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创新与孵化平台在京落地。中关村在硅谷、以色列等地建立19个海外联络处,在境外设立研发及分支机构的领军企业超过1000家。
与此同时,双创主体从学术导向的个体创新向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群体创新转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企业高管、军转干部、医生、大学生等创业者广泛参与,高知识创业者成为主力军;要素组织从分散式封闭创新向开源式系统创新转变,约163家世界500强大企业在京布局开放创新;创新迭代从早期服务型向全链条生态型模式转变,形成北京双创5.0模式,发展到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型服务。作者北京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