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老头子,咱们这里的交通警情发了红色预警,出门一定要注意点车,慢点骑!”林阿姨看着《珠海特区报》发布的“平安+”指数,对出门的老伴反复叮嘱。
早上8点,街道党工委书记郭丽云来到办公室,翻看报纸上的“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板块,仔细浏览自己辖区的得分情况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查一查“平安+指数”,已经成为很多珠海市民和各区、各镇街党政“一把手”的一大习惯。
2019年11月,珠海推出“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通过将镇街平安状况量化,全方位、多角度科学评价全市各区各镇街的整体平安状况,不仅能为市民们的生活提供安全防范指导,也能更精准地诊断珠海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措施。
“把脉问诊”科学分析
“体检报告”直观展示
“平安+”指数在原有平安指数的基础上,从涉及2个职能部门4个指标,扩展到16个职能部门28个指标,涵盖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共建、治安指数、文明指数、城市管理等,各项指标用蓝、黄、橙、红四种颜色对应优秀、良好、平稳、较差4种等级,形成一份“体检报告”,直观展示各区各镇街的平安状况。
“有了这个指数,出门前看一下,就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这样心里头也踏实,自然也就有安全感。”林阿姨坦言。
珠海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平安指数研发团队负责人谭学录介绍:“14类28项指标,每个的测算方法都是‘私家订制’。”
对于治安秩序、交通安全、城市管理、市民投诉等指标,充分考虑了各镇街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资源投入等因素,打造了实时更新、动态变化的社会治理“基准线”。
同时,对于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药安全事故、命案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有较大危害风险的指标方面,采取了以事件数负向扣分的计分方法,而在见义勇为、社会共建、文明创建等方面,采用了正向加分的计分方法,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
“专家会诊”主攻痛点
“对症下药”根治杂症
珠海市香洲区香湾街道办事处会议室里,每周一次的“平安+”指数研判会在这里召开。辖区各村居、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城管中队等部门共同梳理最近一个月的“平安+”指数,分析街道治理的薄弱环节。
“指数反映的是辖区的具体问题,哪天哪个指数偏低,一查便知道怎么整改。”街道办干部表示,“我们会定期召集职能部门,分析研判指数所反映出的问题,找出治理中的症结,落实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则可能被问责。”
香湾街道相关负责人进行研判分析后发现,由于辖区内老旧小区和无物管小区居多,乱堆放、乱停放、夜间烧烤投诉案件较多,导致辖区城市管理项分数一直较低。
为此,街道协调城管部门加强巡查治理,特别是夜间的突击检查,及时整治查处乱摆卖的无证摊贩,定时清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今年以来,辖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诉案件少了,这项指标的分数也就上去了。
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介绍:“经过1年多的实践证明,‘平安+’指数在让全市群众能直观、详细了解全市平安状态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域社会治理指挥棒的作用,有效倒逼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治理工作。”
“接诊过程”共同监督
“治疗效果”跟踪考核
不少珠海市民手机上都安装了“平安+”指数App,除了能在上面查看所在区域的平安状况外,还能直接向镇街、派出所反映线索、问题,并全程监督问题的处理结果,共同参与平安建设,评价平安工作,反映平安问题,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随着“平安+”指数发布系统的运用,珠海还制定了一套以各区、镇街党委政府为主体,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动员、研判、预警、督办、考核“五位一体”的动力机制。
同时,进一步做实完善“季考核,年评定”,以综治考评动态化为着力点,实现情况发布、问题整改、考核通报的闭环管理,有效串联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推动实现部门联动、问题联治和平安联创。
“平安+”指数的发布,破解了市域社会治理中“缺少具体评价指标来直观反映、衡量治理成果”和“缺少地方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的平台”两大难题,实现了治理的精细化管理、即时性反馈和直观化表达。
通过小指数,撬动大平安!珠海市以“平安+”指数为踏板,更好地汇聚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合力,探索打造出了一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