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广州迎来今年的小暑节气,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将再度袭来。从6月底开始,广州连续发布多天高温预警信号,并在7月2日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但有气象专家表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才刚刚出现,年最高气温将发生在7月或8月。
热浪滚滚,高温津贴话题再度引发市民关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大防暑降温经费投入”、“依照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落地广州,今年首月高温津贴最迟应在本月底前发放到位。
高温津贴年年讲,几乎每年的话题都集中在落实不到位。究竟该如何破局?有专家指出,在补贴数额方面,广州可否尝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让高温津贴与工资水平挂钩。而在法治方面,在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推动上位法为高温津贴做法律规定的“升级”。
困境:“为了150元跟老板撕破脸,挺不值的”
虽然在暑热越来越难耐时,一场及时雨终于来到羊城,广州解除了悬挂两天多的高温橙色预警,但烈日炙烤将依旧是未来7、8月份广州的天气写照。
高温作业指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不含33摄氏度)的,统称高温作业。对于在亚热带的广州工作的户外劳动者,高温津贴可谓一大“福音”。但南方日报记者已经连续第三年跟进高温津贴发放情况。“拿不到”或者“被打折”基本是受访户外工作者的反应。
事实上,当下高温津贴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津贴发放标准低,劳动者可以享受的补贴权利极小;二是本身就不多的津贴,却依然有劳动者“享受不到”的尴尬,致使高温津贴沦为“纸上权益”。
冯波是广州一家纺织厂纺纱车间的流水工。每年夏季,往往是他们工作最难熬的时刻。因为天气炎热,一个班下来,工作服往往要被汗水浸湿好几次,衣服上总是有一层细细的盐巴。但是,即便是150元的高温津贴,也是常常被“打折”。
“去年有一个月,工厂的劳资科对我们说,超过35度高温只有9天。为了节省用工成本,老板决定当月的高温津贴按‘天’发放。”就这样,冯波拿到手的高温津贴就是62.1元,这让他们觉得“心塞塞的”。
然而,记者问及冯波是否有寻求市劳监部门的帮助时,他却说:“为了150元跟老板撕破脸,挺不值的。”
现状:高温津贴发放不到位却投诉量少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广东省高温补贴发放办法的规定,每年6至10月,每人每月可领取150元,对因事假、旷工、年休假、探亲假等未能正常出勤的,需按天数折算高温补贴,每人每天6.9元。每人每月150元的高温津贴将和工资发放时间同步,于每年的7至11月随工资发放到位。
但是,按规定高温津贴发放时间确定在每年的6至10月份,但在现实中,劳动报酬(工资)存在跨月发放的情况,即7月领取6月的工资,因此上述负责人提醒,高温津贴最迟应在本月底前发放到位。
企业不发高温津贴咋整?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者降低工资。对于那些依然没有了解高温津贴发放办法,或拒绝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劳监支队提醒其遵照办法规定执行,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将依法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处以2000元到10000元的罚款。企业员工如果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有得到高温津贴,可拨打12333投诉。
“事实上,我们也知道高温津贴的落实存在问题,但劳动监察部门的巡查力度有限,关键在员工要主动维权,向部门投诉。”上述负责人表示,从该部门搜集到的统计数据看来,关于高温津贴未落实到位的投诉量很少。
破局:广州能否尝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已明确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而自6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不少地方的高温津贴已经进入发放期。
但在已有标准的省份中,多个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未涨,有的地区甚至还在用10年前的标准。
其中,广东每人每月150元的高温津贴标准,从2007年开始至今没有提高;山东的高温津贴是,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仍沿用2006年标准;湖南的高温津贴为每人每月不能低于150元,这一标准自2005年也未上涨。
有专家表示,由于各地区差异,全国难以设定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纵观全国,目前,天津已经明确高温津贴实行动态调整,日标准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12%发放。而广州则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