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区
《纲要》提出,推进以广州高新区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好牌”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25日,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分组审议时强调,广州要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努力成为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带动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
回答好广东创新的考题,广州并不缺乏底气。那么,广州如何踩准布点,把潜力和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呢?
一座城市同时拥有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全国上下仅有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目前,广州已经提出,将建立自贸试验片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机制。可以想象,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主体的需求紧密结合,创新转型将更好利用便利化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推进。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建议,要想让“双自联动”实现1 1大于2,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现在政府不能把转变仅仅放在审批制度改革上。政府的利益关系要作相应调整,包括财政体制都要有所侧重。”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自贸区、创新驱动所需要的。但现在广州面临的问题是区域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做得还不够。丁力表示:“创新不是简单地关起门来干,而是谁来买单的问题,跟要素市场能不能一体化、自由流动有很大关系。”
同时,利用好几大抓手和平台。《纲要》提出了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民营科技园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经济。
丁力认为,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等这些“点”在产业布局分工上各有特点,连接起来后广州科技创新走廊这条“线”已具雏形。关键是如何由线到面发挥辐射作用。
“面涉及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在哪些关键领域创新、支撑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完善等等。”他认为,这些都是市一级政府要统筹的。如果以前是培养创新的增长点,通过上下左右的联系形成一个创新资源行走通道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在全市的层面上对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
“广州最主要是要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应该利用本地产业优势,还有雄厚的人才、高校、国家实验室等创新资源优势,造环境,建设各种创新载体,培育企业主体、平台”,广州市科创委副主任王桂林提到,广州要发挥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成华南科技教育中心、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示范区、创新创业高地,在协同创新、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示范区。以创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大抓手,创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广州经验。
关键词.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纲要》提出加强重大科研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跨领域行业协同创新,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同时,汇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激发人才活力 促科研成果“上市”
广州本身已经集聚着强大的创新资源。广州汇聚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诸多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在科研院所方面,广州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广州全市共有新型研发机构28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13家,各级重点实验室337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应该说,广州是华南科技研发资源最集中的城市。
但另外一组数据却折射出广州自主创新方面的短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的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北京(占9.7%)、上海(占6.6%)、深圳(占4.02%),而广州仅(占2.1%),差距较大。
《纲要》提出,争取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国家部委支持,全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基础平台落户广州,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国家队”。
去年6月,广东省重新组建广东省科学院,11月提出“力争5-10年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学”,而这些机构平台大多在广州。要真正建设起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必须出高质量的成果和高水平的人才。
“由于中科院和广东科学院的核心研究机构在广州,天河二号超算中心等硬件设施也在广州,更重要的是许多重量级的科研领军人物也在广州,广州必须有做好‘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的核心’的打算和规划。”广州市社科院教授彭澎表示。
近年来,一批科技创新的“奇兵”——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广州的天河、萝岗等地,有关物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崭露头角。它们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使产学研结合得更加紧密。
冠昊科技园董事总经理张倩认为,新型研发机构首先是开放的平台,能够整合人才、技术、研发等环节,为高校科研和资本牵线。其次是产业组合能力,机构要具备整合能力,不只有专利,还要产融互动,撬动社会资本投放到科研项目上,实现科研、产业和资本的三方对接。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意见》,广州市政府每年在市科学技术经费中原则上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启动建设运营、持续建设发展和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行奖励。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纲要》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角”
前不久,美国商业杂志评选出2014年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榜单,广州有8家创新型企业上榜,数量仅次于北京。显示出广州一批正在发展壮大的创新企业已经开始异军突起,为它们提供更适宜的成长土壤将是“十三五”期间要更加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