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孵化培育社会自组织,推动志愿服务“细胞化”发展。依托市青年文化宫建立广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 “大管家”孵化服务。
强化队伍:
成立4364支志愿服务队
在壮大层级化志愿服务队伍上,全市范围内推动各单位建立单位志愿服务队伍,各行业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各区(县级市)建立社区(村)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各级志愿服务队管理架构,组建成立广州市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各职能部门分层级相应组建支队、大队、分队等专业化的便民志愿服务队,共成立志愿服务总队(队、分队)4364支,构建起了“志愿服务人人可为”的组织载体。
打造阵地:
志愿服务网络遍及全市广州“志愿驿站”常态化开放运行,全市现有志愿驿站150家、志愿者43621名,自2010年建立至今先后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20次,贡献志愿时118万小时。目前,志愿驿站采用“法人自治、社团管理”组织模式,依托志愿驿站管理团队建立的70个社会组织常态化开放运行。“志愿在康园”服务站常态化运转,志愿服务阵地网络遍及全市。
品牌项目:
开展万余场(次)主题月活动
一是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完成志愿服务进社区任务。广州市把志愿服务活动富于生活化内容,切合居民需要,开展各类便民行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志愿活动的惠民性、实在性。
二是围绕服务民生,深入开展“三关爱”、“邻里守望”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妇女志愿者协会、义工联、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等各类志愿者组织的力量,突出人文关怀,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
三是围绕传播新风,持续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会同市有关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网络文明系列行动,整治行路驾车闯红灯、旅游乱扔垃圾、剩菜剩饭、上网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每年举办“3·5广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日”、“12·5国际志愿者日”、“排队日”、“让座日”等活动。2010年至今,全市共开展11000余场(次)主题月活动。资源整合:
市场需求导向的配置模式
为创新志愿服务资源对接平台,广州市连续举办四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需求机构、爱心企业搭建了一个沟通对接平台,培育了强调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和市场需求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2014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广州遴选出300个优秀项目与全国505个项目参展,共筹集了3784万元社会爱心资金。
在完善志愿服务项目资助与评估系统方面,广州市依托“羊城志愿服务基金”规范志愿服务项目资助流程及体系,完善志愿服务项目资助制度,建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评估体系,健全服务新型城市化发展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库,形成了包括文明宣传、文化推广、治安维稳、绿色环保、扶贫助残、科技普及、助学帮教、医疗保健、法律援助、青少年社会教育等十大领域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截至目前,发起志愿服务项目超过2万个,广泛覆盖了社会和民生需求的各领域各层次。
为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广州市推广使用统一的志愿服务标识系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志愿之城”的浓厚氛围。